主持人:大家好,歡迎收看本期的新華訪談,我是主持人劉暢。眼看著馬上又到年關了,每逢過年過節,家家戶戶的飯桌上總會有一樣東西不可或缺,相信很多網友也猜到了,那就是“酒”。市面上玲瑯滿目的酒的品種讓人目不暇接,但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,相信“茅臺”這個詞兒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吧!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的茅臺鎮,不僅有著厚重的古鹽色彩,而且極具燦爛的長征文化,這里出品的醬香型白酒,甘醇綿柔,杯中留香。而說到茅臺酒
國酒茅臺享譽全世界,不管是誰來到貴州,都想品一品茅臺酒,品一品醬香型酒,也想到生產茅臺酒的茅臺鎮去看一看,看一看這個充滿酒香的小鎮,這個小鎮生產出了世界三大名酒之一的茅臺酒,也獨有這個地方才能釀造國酒茅臺。
1704,一個本應與醬香酒沒有牽連的年份,由于曾經被茅臺酒廠誤用過,至今仍有一定的熱度。 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一段時間,茅臺酒背標上印有“建廠于公元一七〇四年”的字樣,同時酒盒上也有“一七〇四”篆書圖章,后來背標改版,背標與酒盒同時取消了“一七〇四”。1986年“一七〇四”篆書圖章用于“珍品茅臺”,是品質卓越的標志。
醬香酒具有醬香突出,酒體醇厚、細致幽雅、回味悠長的特點,名聲響徹中外的茅臺酒是醬香型白酒的優質代表。名聲源于品質,優質醬香酒的品質是如何“鍛造”出來的呢?今天花果山的小圣為大家分享的是醬香酒生產過程中的“12987”工藝及“坤沙”、“碎沙”、“翻沙”和“串沙”所表示的意義。
近來,網絡上流傳著醬香酒富含SOD(超氧化物歧化酶)的帖子, 漏洞百出。 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是一類廣泛存在于生物體中的酶,屬于蛋白質。凡是蛋白質都會受到溫度、酸堿度等等因素的影響發生結構變化,失去生物活性。迄今發現的熱穩定性最大的一種SOD的失活溫度是83℃,所以即便在醬香型白酒的發酵體系中有SOD存在,經100℃蒸餾成酒后,進入酒中的SOD(在此假設有。)也是沒有活性的。因此說酒里有SOD,并由此臆斷出酒因SOD而具
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鄭氏酒業有限公司位于茅臺鎮赤水河畔,茅臺鎮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內,典型的紫色砂壤土,利于空氣中醬香型白酒釀酒微生物繁衍的最佳海拔高度。
茅臺鎮醬香酒建立在當地方言基礎上的術語平添了醬香酒的神秘,也讓許多醬香酒愛好者面對醬香酒術語中的這“沙”那“沙”,猶如掉進了沙丘迷魂陣,腦子也漸漸沙化。今天,就為各位將醬香酒的“沙”丘一座座道個一清二楚。 茅臺鎮醬香酒的釀酒原糧是本地高粱,本地高粱籽粒細小,酒工們為它取了個可愛的名字,叫“沙”。于是,便產生了茅臺鎮醬香酒獨特的帶“沙”的系列術語。 一、下沙 指投料(高粱),開始釀酒。每